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疾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大汗、口渴等,重症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晕厥、昏迷、肌痉挛、高热等表现。早期治疗或轻中度症状者通常预后良好,并发多器官衰竭或昏迷时间较长者预后不良。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心脑血管病的老人被暑热夺去生命。由于老人身体机能退化,体温调节中枢神经较弱。并且有些老人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这些药物也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中暑的可能。因此,老人在炎热天气应该高度警惕,以防中暑发生。
药物篇 以下几类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中暑”,服用这些药物的老年患者尤其要提防。 1.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阿托品、格隆溴铵、山莨菪碱等 2.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依巴斯汀、酮替芬、赛庚啶等 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舒必利、奥氮平、利培酮等 4.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5.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6.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等 7.泻药:洛哌丁胺、聚乙二醇、乳果糖等 8.镇静剂: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 9.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10.氢氯吡格雷 预防篇 为预防中暑,请注意以下几点: 1、暑热夏季加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在阳光下活动时,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 2、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在炎热天气要尽可能的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暴露于阳光太久。 3、改善年老体弱、慢性病病人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凉爽。 4、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多饮用含有钾、镁和钙盐防暑饮料。 5、补足水分,在夏季不管有没有感到口渴都需要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再饮水。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 6、盛夏炎热季节,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家中常备一些解暑药如:藿香正气液、十滴水、风油精等。 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老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仍未好转,及时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文/陈萍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