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期间,亲朋好友团聚,美酒佳肴,不知不觉大部分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出现脂肪、糖类、生冷、辛辣摄入过度,导致肠胃成为了假期里最油腻、最“脏”、负担最重的器官,不少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今天小编从《黄帝内经》关于饮食健康给大家浅谈一下,中医是如何养护节后肠胃的问题?
解油腻
多喝开水。
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加重了肠胃的负担,建议多喝水或适当的茶饮(茶饮可以根据体质情况选用一朵云3g,石斛3g,白豆蔻3g或陈皮3g,菊花3g,石斛3g)加快胃肠的蠕动和新陈代谢,使胃肠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清肠
清肠一白水煮菜当主食
清理肠道垃圾最好的方式就是白菜、萝卜、冬瓜等白开水煮熟,不加油盐等调料,最好是当晚餐主食,可配合白米饭,帮助体内排毒、通便和恢复肠胃功能。
注意休息
调节情绪,合理休息
春节期间,复杂的饮食搭配,给肠胃增加负担的同时也给身体留下了很多的湿、热、痰、寒等,身体的机能运化相对处于疲乏的状态,同时节后回归了正常的生活,烦恼的工作情绪,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都会严重消耗自身的气血,情绪由肝主导,亦是参与消化、代谢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注意情绪的保养尤为重要。
保暖
保暖一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立春节气,气候转变,气温骤升骤降,人体还未完全适应气候变化,过早的减少衣物 ,会影响身体气血循环,从而影响消化、吸收、新陈代谢。胃为“十二经脉之海”,在足部有很多的穴位通过经、络系统连接到胃部,足部的保暖就显得非常重要,晚上睡前先40°C左右的热水泡脚十余分钟,身体微微发热,微汗后手心搓脚心(足部的反射区胃、大肠、小肠、肝胆、脾胰都在足底板)。
王 春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师承林天东国医大师。在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消化系统(慢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功能失调等),皮肤病(湿疹、荨麻疹、青春痘、带状疱疹等),妇科(月经不调、产后调理等),颈椎引起的头晕、头痛、手麻、视物模糊、耳鸣等,肩周炎、腰椎引起的腰痛、下肢麻木、肿胀及肿瘤术后康复和防止复发等方面疗效显著。
坐诊时间:
周一、二、三、四、周日
坐诊地点:
果城路171号(果城路与滨江路交界处)
供稿丨王 春
顺庆区人民医院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