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蜂“狂”季节之
蜂蛰伤急救法
告别冷冽的冬天,
我们即将迎来了明媚的春日。
童鞋们是不是准备脱掉厚厚的棉袄,
约上几个小伙伴踏春游玩呢?
春天不仅温暖了我们,
也让小蜜蜂们充满了活力。
什么是蜂蛰伤?
蜂蛰伤,是被蜂尾蛰伤后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肤内所致。
轻微的蛰伤会使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瘙痒中毒等皮肤过敏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昏迷等,如抢救不及时甚者会导致死亡。
常见的蜂类蛰伤主要是蜜蜂和黄蜂(又称马蜂)。
是不是所有的蜂都有毒?
蜂属于节肢动物,多数节肢动物对人来说都是有毒的,只是毒性大小不一。一般蜜蜂不会主动去攻击人,只有在他们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才会主动出击,毒性较弱。而马蜂则不一样,体积大,毒素强,毒素含量也大,而且蛰人的时候往往是群起而攻之,而且是连续多次蛰人,可造成巨大的危害。
被蜂蛰伤如何正确应对
第一步挑除毒刺,我们首先不要盲目去拔掉带毒囊的毒刺,可以拿针把刺挑出来,一般避免用镊子或者手去抓毒刺,造成毒囊破裂释放更多毒素,造成进一步中毒;
第二步清洗伤口,如为蜜蜂蛰伤,因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敷蛰伤局部;黄蜂蜂毒与蜜蜂蜂毒不一样,为弱碱性,所以局部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伤处;
第三步及时就医,蜇伤后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一旦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头痛、呕吐、心悸、胸闷、四肢无力、手脚冰凉、血尿等情况发生,立刻前往就近医院,以免耽误。
如何预防蜂蛰伤?
1、野外作业时或者玩耍时,注意留心观察,外出时不要洒香水,不穿鲜艳的衣服,建议穿长袖长裤,戴简易的防蜂帽;
2、有马蜂的地方,不要随便去侵扰蜂巢,不要追赶拍打蜂类;
3、如不幸遇上了蜂群,我们忍住不要去扑打,不要随便奔跑,可以蹲在地上不动,尽可能遮住暴露的部位,等着蜂群自动离开,我们再离开。
最后
希望大家在春暖花开结伴出游时
都能拥有
愉快惬意且安全的假期!
顺庆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顺庆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9年4月,经历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秉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具备完整的“院前急救-急诊-急救-重症监护”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我院急诊科是南充市顺庆区急救中心,已成为顺庆区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中心,承担各种危急重患者的首诊任务。包括120急救、急诊分诊、急诊留观、急诊抢救、门诊输液、洗胃室、清创缝合区等几大功能。目前我院拥有心肺复苏机1台、可视喉镜2台、电除颤仪3台、自动洗胃机2台、心电监护仪10台、心电图机3台、多功能抢救床3张、急救救护车5辆、输液泵10台、注射泵8台、快速血糖测定仪10台、床旁快筛机(POCT)1台、充气担架2张、充气外固定板4张、铲式担架2张、自动折叠式担架2张、脊柱固定板2张等先进设备。我科目前固定医师5名,其中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全科医师均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固定护士8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其中4名已完成专科护师培训,护士2名,专业救护司机5名,担架工人2名。我科能及时完成救治急性中毒、心跳停搏、创伤、休克、脑卒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危急重症。全科医护人员秉承“救死扶伤”的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严格遵守急诊绿色通道诊治制度,实施急危重症现救治后收费,成功救治多例危急重伤病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
24小时健康热线:0817-2232120
专家介绍
辛雪 主治医师 急诊科主任
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曾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事急诊科工作6年。擅长常见急危重症及常见内科疾病、皮肤科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