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南充顺庆区人民医院!
健康热线 : 0817-2222103
0817-2232120 (急诊急救)
流行性感冒医院内防控10大要点
当前位置: 健康护理 > 健康科普 发布时间:2023-03-14

近日,国家流感中心官网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流感病毒型别以甲型流感为主。甲型流感常呈暴发或小流行,可引起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医疗机构作为重点场所,一定要提高意识,制定院内流行性感冒的应急预案,最大努力地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及就诊患者的医疗安全。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如何做才能有效降低流感院内传播风险?以下3大环节10个要点供参考:

0000.png

防控目标:阻断流行性感冒院内传播三大环节

首先了解流感传播的三大环节:

1、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人感染来源动物的流感病例在近距离紧密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

2、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防控策略十大要点:

预防要点一:预检分诊

1制定、完善、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制度与流程。

对发热并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应当仔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进行排查。

2对疑似患者应当指导其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儿童患者应当佩戴不同型号的儿童医用口罩)。

加强门急诊患者的就诊引导和分诊工作,尽量降低诊疗空间的人员密度,减少交叉感染几率。
   预防要点二:隔离

1、患者隔离:对流感病例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有条件的可实施单间隔离,减少院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2、患者解除隔离:流感样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可解除隔离。

3、陪护管理:非必要不留陪,陪护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诊疗并更换陪护。

4、工作人员:确诊后居家隔离到自行退烧2天后再返岗。
   预防要点三:口罩/标准预防,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因此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预防+接触预防措施。

1患者佩戴口罩是减少周围环境中感染性气溶胶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是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策略。

2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诊疗器械及物品进行清洁、消毒、灭菌、防止锐器伤及安全注射等。

3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急诊、呼吸内科、儿科门诊的医务人员是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第一道窗口,感染风险较大,建议以上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正常接诊时宜常规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医务人员接触流感患者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而不是普通医用口罩),近距离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吸痰、咽拭子采样等),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5医务人员、保洁人员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物质时应佩戴手套;当身体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戴防渗透的隔离衣。

6预检分诊点应对疑似流感或流感患者及家属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
   预防要点四:通风/空气消毒

1预检分诊、门诊候诊区、病室等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通风,可采用自然通风,也可采用机械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2安置患者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带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没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时,建议临时关闭空调系统,封闭回风口,改用自然通风或其他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3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预防要点五:手卫生洗手是预防流感及其他疾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1医务人员、保洁人员均应按照手卫生5个时刻执行手卫生。

2指导患者及陪护人员适时正确实施手卫生。

3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等常用消毒剂均敏感,速干手消毒剂可以放心使用。
   预防要点六:清洁消毒易感人群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可造成疾病传播,因此,环境和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不容忽视。

1诊疗区域定时进行清洁消毒。日常进行中低水平消毒,特殊情况实施强化消毒,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2不同风险区域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参照下表及《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等规范:

3环境清洁时应树立清洁单元理念,即以患者病床为中心,其周围的环境表面与相关的所有医疗设备视为一个清洁单元,在完成该单元的清洁工作之后,转移至下一个患者单元清洁时,所有使用过的清洁工具,如抹布、消毒湿巾等均应更换或抛弃。在清洁实践中,单人间可视为一个清洁单元;多人间清洁时,应以隐私帘为界,区分不同的清洁单元。

4保洁人员进入病室进行保洁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要点七:疫苗接种

1以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为重点人群,制定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和接种方案。

2医务人员要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各级医疗机构要免费为本单位医务人员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

3感染科、呼吸科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要确保全员接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4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向患者及家属科学推荐接种流感疫苗,提升公众对流感疫苗的认识,提高疫苗接种率。
预防要点八:监测

1、患者及陪护:对有流感样症状(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陪护及时进行流感筛查,早发现并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卡。

2、工作人员:院内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异常信息报告体系,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如工作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并伴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进行流感筛查。

3、聚集性疫情:同科室出现3例及以上流感样症状的工作人员或患者,需及时报告。

(知道你们要问哪些病例需要筛查,那就来看看具体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潜伏期常见为1~3日(最短也可达数小时)。

2.典型流感:急起畏寒高热,显著乏力、头痛、咽痛、胸骨后烧灼感、鼻塞流涕等可有鼻衄,腹泻水样便。

3.轻型流感:急性起病,发热不高。

4.肺炎型流感(流感病毒肺炎):主要发生于老年,幼儿,初起典型流感,出现高热、衰竭、剧咳、血性痰、呼吸迫促、发绀等。
   预防要点九:物资储备

1做好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储备工作。

2做好重症流感救治所需医疗设备的储备工作,如呼吸机等。

3做好流感实验室检测设备设施采购及储备工作。

4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如外科口罩、防护口罩、消毒液等。

预防要点十:培训和宣教

1对医务人员开展流感诊疗及防控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流感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医务人员防护要点等,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2对就诊患者进行流感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取得其配合。

3对陪护和探视人员进行流感防控知识宣教,告知探视制度,取得其理解和支持。

4在门急诊大厅、候诊区粘贴呼吸道卫生宣传海报,并对所有人员进行咳嗽礼仪/呼吸道卫生知识宣讲。

 

参考文献:

1、《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2年版)》

2、《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

3、《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医院名称: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南充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0817-2222103
医院地址:南充市顺庆区仪凤街125号
Copyright(C)2019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 蜀ICP备19032175号-1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