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南充顺庆区人民医院!
健康热线 : 0817-2222103
0817-2232120 (急诊急救)
【健康科普】中药你服用对了吗?
当前位置: 健康护理 > 健康科普 发布时间:2023-10-15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中药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药来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

自古以来,医家对于服药方法是特别讲究的。清代著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写道:“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说的是如果服药方法不得当,不但起不到治病的效果,甚至还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应该重视正确的服药方法,科学的服用是确保疗效得以实现的法宝。那么中药应该怎样正确服用呢?服中药有什么讲究呢?其实大有学问。

服药时间有讲究

(一)空腹服

空腹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湿等病证的药物宜清晨空腹服。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滋补作用的汤药,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也宜晨起空腹服用。因为早晨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阳气而升发,在阳气的推动下,可使药力速行至病所,发挥作用。

服药时间:晨起空腹。

2.png

(二)饭前服

从部位上说,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因为病位在下,先药后饭,药则首留于下。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这样可以使药液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起效。

服药时间: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

3.png

(三)饭后服

从部位上讲,病位在上部如耳、目、口、鼻、五官等部位的眩晕、头痛、咽痛、鼻炎、眼疾等疾病宜饭后服药。因为病位在上,药物停留在上部时间长点疗效更好,饭后吃药则药留于胸间,且能使药性上行。对于脾胃不好的患者,大部分的药都不适宜空腹服用,尤以饭后1小时以上或半空腹状态服用较好。此外,消食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

服药时间:一般在饭后30~60分钟。

1.png

(四)顿服

顿服一般适宜于病情比较急的患者,也就是药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及时迅速地发挥药效。一般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宜采用顿服法,体现了急病急治。

服药时间:一付中药煎煮出一碗汤药后一次性服完。

(五)频服

频服指将药分数次频频饮用或含在咽喉中。凡咽喉部疾病、呕吐患者,宜采用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见效较快。高热患者,可一天多次频频服药,以使体温快速降下来,尽快摆脱高热对身体的损害;治疗喘证的中药,如定喘汤、苏子降气汤等,也可不拘时间服用。

服药时间:分数次频服。

(六)睡前服

一般来讲,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神的药物,以及治疗积滞、胸膈病、遗尿症等的药物常睡前服,使药效及时发挥作用。

服药时间:睡前15~30分钟。

4.png

服药温度有讲究

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对中药服用温度是有一定讲究的,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质,中药的服用温度一般分为热服、温服和冷服。

(一)热服

热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或将药液温热(50℃以上但可以耐受)服用。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治疗伤风感冒的药,宜趁热大口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理气类药、祛风胜湿止痛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5.png

(二)温服

温服是指将煎好的药液放温后(30℃-35℃)再服用。温服可以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利于药物吸收。一般汤剂均宜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温服,使其益气,增强补益的功能。

6.png

(三)冷服

冷服是指将煎好的汤剂放冷至室温(20℃左右)服用。凡是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收涩固精凉血止血药均宜冷服。

服药冷热还应考虑季节、地域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例如寒冷季节时,老人、孕妇、儿童和久病体弱者不宜冷服,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

7.png

服药禁忌有讲究

(一)服药食忌(忌嘴)

服药忌口,简称食忌,是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本草经集注》说:“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鸡、生菜,又不可诸滑物果实等,又不可多食肥猪肉、犬肉、油腻肥羮、鱼鲙、腥臊等物。”一般来说,服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

 8.jpg

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者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热之品;黄疸胁痛者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肾病水肿者应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鱼、虾、蟹等腥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肿瘤病者忌虾、蟹等腥膻食物。

(二)妊娠用药禁忌

孕妇用药需要特别小心,使用不当会对孕妇和胎儿不安全,不利于优生优育。妊娠期不宜使用的中药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大类。

9.jpg

1、禁用药:多是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如全蝎、蜈蚣、水蛭、斑蝥、莪术、甘遂、麝香、雷公藤、巴豆、红粉、槟榔砒霜、雄黄、马钱子、川乌、草乌、三棱、莪术等。

2、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等。如蝉蜕、天花粉、穿山甲、牛黄、牛膝、川芎、桃仁、红花、大黄、芒硝、肉桂、附子、牡丹皮等。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服药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您都掌握了吗?





                                                                                                                                                                                                                                            供稿丨何君华

                                                                                                                                                                                                                                   顺庆区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医院名称: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南充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0817-2222103
医院地址:南充市顺庆区仪凤街125号
Copyright(C)2019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 蜀ICP备19032175号-1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