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旨在共同终结结核病流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结核知识小科普
0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在古代被称为“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也可侵及肺脏以外的其他部位,如肝、肾、脑、淋巴结等器官,称为肺外结核病。
02结核病传播途径
结核病患者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大笑、大声谈话和唱歌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从呼吸道播散至空气中,并可停留数小时,若被他人吸入就会引发感染。尤其是痰菌阳性(即可在痰中发现结核杆菌)的结核患者传染性强。
03诊断方法
在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中通过涂片或培养的方法,找到结核杆菌即可确诊结核病。而对于发生在骨、关节等部位的结核,由于难以采集到含菌的标本,因此主要靠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诊断。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仅具有参考价值。
04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05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肺结核可防可治,得了肺结核不用怕,要按医生的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肺结核患者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患者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06肺结核怎么预防?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肺结核患者不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肺结核患者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终结结核流行
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
内二科设有呼吸内科、内分泌内科、消化内科三个二级专科。拥有无创呼吸机、肺功能检测仪、动态心电监护仪、压缩雾化器、配备有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幽门螺杆菌检测仪、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输液泵、输液微泵、心电图机等各类先进的治疗和抢救设备,能熟悉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胃炎、病毒性肝炎、糖尿病、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老年病的诊治及抢救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本科常年开展糖尿病疾病知识教育和老年健康知识教育,以提高广大病员防治疾病能力。
内二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以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周到细致的服务,以群众满意为判断标准,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
地址:顺庆区模范街183号住院大楼七楼
健康热线:0817-2232683
团队介绍
杨 燕 副主任医师
内二科主任
在呼吸、消化、内分泌专业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等急危重症病例的抢救,疑难病例的诊治。
苟 铭 主治医师
内二科副主任
在呼吸内科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诊治;熟练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技术。
供稿丨杜 娟
顺庆区人民医院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