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也太热了吧
连续好几天的高温蒸笼
气温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在夏季,大家要开始注意防晒,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气温过高容易导致中暑,学好以下中暑(热射病)急救方法及预防知识,防止中暑情况发生。
注意防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中暑一般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的特征会有:头昏眼花,四肢无力,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微微升高。出现这些症状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轻症中暑。
2
轻度中暑
除了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高热、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烦躁或嗜睡、面部潮红、大量出汗、运动不协调等症状,体温也可能会上升到38℃。
3
重度中暑
如果轻症中暑不及时救治,就会发展为重症中暑,一般可以细分为三类:
热痉挛:肌肉抽搐,皮肤潮红,头晕虚弱,肌肉疼痛引起痉挛。
热衰竭:热痉挛进一步可发展为热衰竭。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运动失调,昏厥,体温高于39摄氏度。
热射病:最严重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六十,表现为直肠温度大于41摄氏度,出现嗜睡昏迷休克等症状。
温馨提示
当有人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症状时,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处,进行如下操作: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婴幼儿禁用);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如何预防中暑?
在生活中,可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中暑:
室外作业人员工作时要适度休息,劳动的强度要循序渐进;
大量出汗后,需及时有效补充水分;
要尽量减少在烈日当空时长时间待在户外;
老人、小孩、患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也是热射病的高发群体,高温天气更要注意防暑降温减少外出;
一旦出现高热、无汗、神志恍惚或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刻就近送至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同时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降温,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供稿丨余艾岭
顺庆区人民医院宣传中心